时维仲夏,古寨锦绣。茶香氤氲间,一句句恳切的民生诉求被郑重记录;皮影幕布前,孩童的惊叹与非遗艺人的巧手共舞;集市烟火里,创意产品与古老技艺交相辉映;舞台灯光下,古老戏曲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壮阔图景唱进百姓心田,凝聚起推进陆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7月17日晚,陆丰市人大常委会牵头陆丰市文化艺术界人大代表联络站、城东街道人大工委在城东街道葭湖古寨精心组织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茶室’答疑解惑汇聚民智,‘集市’搭桥助力携手共促”活动。
这是人大代表“连心”茶室运作一个月后,陆丰市各级人大代表立足自身职责,肩负起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展现代表作为的重大使命,积极探索7月份代表集中履职月履职新路径,依托“网红”景区,推动非遗融入人间烟火,打造集接访、观赏、体验、互动、消费于一体的非遗文旅融合嘉年华,进一步深化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陆丰实践。
方寸茶室纳民声
古寨深处,“连心”茶室宛若闹市中的静谧港湾。人大代表化身茶艺师,温杯、投茶、注水、奉盏,行云流水的动作间,高美茶的清香悄然弥散。
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人大代表身份带动其他代表进站履职,是代表主题活动的一大特色;这个夜晚,陆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薏菁、副主任傅锦冲,陆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叶陆东,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邱远柳以普通人大代表身份,陆续走进人大代表“连心”茶室,倾听群众呼声,汇聚构筑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的智慧力量。
茶烟袅袅中,人大代表、游客、村民与青年创业者围坐畅谈,交流气氛格外热烈。“农产品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何时打通?”“高美茶品牌如何打响?”“茶企用工难问题如何破解?”“陆丰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何赋能旅游业发展?”“陆丰拥有2个中国传统村落、众多省级古村落,如何做好保护性开发,让古村落在新时代文旅发展中焕发活力?”……面对群众抛出的一个个关切问题,代表们凝神倾听,笔尖飞动。能现场解答的,即刻释疑;需协调的,承诺追踪反馈。
现场讨论火花四溅,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宝家深情回顾陆丰的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发出感慨:“陆丰非遗的传承发展,希望在你们这一代青年人肩上!青年人作为文创产业的主力军,要有乡土情怀,将陆丰非遗元素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商业价值与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引得青年创业者纷纷分享创业历程,贡献出一个又一个“金点子”。
在座的陆丰市各级人大代表则结合专业所长,深入探讨非遗如何有效融入文旅产业、乡村建设如何优化提升规划等话题。小小茶桌,成了民意奔涌的河床,方寸之间,承载着乡村振兴沉甸甸的期许。
“人大代表‘连心’茶室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陆丰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刘俊生说,此次活动在原有“连心”茶室的基础上,增设了乡村文化集市区和非遗表演区,让陆丰非遗转化为精彩的风物风情和人文景致,扩大了旅游观赏和休闲体验的空间业态,彰显出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崭新气象,更有针对性地为形成“听非遗、赏非遗、购非遗”的现代文旅产业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方案。
非遗T台唱振兴
让非遗焕发活力,“动”起来是关键。为此,陆丰市文化艺术界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组织驻站的代表们走进课堂、去到街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这股活力在古寨的非遗T台集中爆发——以“正戏正音唱振兴,‘青·村’相约同见证”为题,密集推出了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非遗节目,让非遗沉浸式体验成为现代文旅产业升级新选择。
在非遗T台上,盖仔狮的威武雄壮、鲤鱼灯的灵动游弋、正字戏舞七丈旗的飘逸洒脱、钱鼓舞的婉转柔美……精彩的非遗串烧节目瞬间点燃现场群众、游客的热情。
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员钟晓琳在正字戏现代戏《荷塘月色·家国情怀》中,化身剧中村支书何向莲,唱腔激越处,尽显基层干部振兴乡村的担当。剧情巧妙融入城东街道“股票田”“股票宅”改革、陆丰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案例,当唱到“依托股票田,荒地变金田”时,台下响起强烈共鸣。随后上演的《春嬉·茶园》更是农文旅融合的典范。该节目创新性地将省级非遗“钱鼓舞”与陆丰特产“高美茶”产业巧妙结合。舞者们化身采茶女,以钱鼓舞独特的韵律和身段,生动演绎茶园春日的忙碌与喜悦,舞出了茶香里的致富故事,赢得满堂喝彩。
这些节目由陆丰市文化艺术界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代表们精心演绎,均取材于陆丰人民的生活场景,接地气、有温度,让群众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新气象。
演出过程中还巧妙穿插互动问答,“‘百千万工程’是什么?何时启动?”主持人话音未落,观众争相抢答;省人大代表、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陈文宾和群众一起互动问答。政策宣传润物无声,戏里戏外、舞台上下,演员与群众互动、沟通,共同凝聚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磅礴力量。
市集圈粉Z世代
步出非遗T台,古寨广场上精心打造的乡村文化集市,对接新人群潮流消费需求,联动非遗旅游和潮玩设计等相关市场主体,探索出非遗旅游营销方式,切实以非遗魅力赋能文旅活力,借文旅业态焕新非遗生机。琳琅满目的摊位前游人如织,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充满陆丰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以陆丰皮影戏经典人物为灵感设计的书签、钥匙扣、冰箱贴小巧精致;威风凛凛的麒麟、狮猊、盖仔狮等非遗狮头工艺品栩栩如生。 这正是陆丰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动青年力量,将陆丰的非遗技艺、非遗故事等元素植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利用潮玩营销撬动社交经济,提升非遗旅游的关注度,构筑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返乡创业青年朱南南的摊位前人气尤旺。作为返乡创业浪潮中的先行者,他现场展示着融入本土元素的文创产品,并兴奋地向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希望将陆丰优质的荔枝产业与本土丰富的非遗资源深度融合,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方式去传播!”
陆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沈舒熳表示,这次特别设置的集市区域,就是希望人大代表能更直接、更广泛地倾听青年创业者的声音,他们是推动陆丰农文旅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的关键力量。
光影跃动传古韵
古寨草坪化身的露天非遗工坊同样引人入胜。陆丰皮影戏幕布前光影流转,孩子们围坐在幕布前,随着剧情或惊叹或欢笑,眼神里充满好奇与兴奋。
“看!我手中的皮影会跳舞!”体验环节,孩子们在人大代表的指导下兴奋地尝试操控影人,感受指尖艺术的魔力。陆丰市文化艺术界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们,不仅演绎着传统与新编故事,更巧妙地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让千年非遗焕发青春活力,将政策宣导化为润物无声的启蒙,实现了人大代表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履职新突破。
汕尾市人大代表,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二级演出监督张晓丽在现场提出前瞻性建议:“建议让陆丰非遗项目走进葭湖古寨等旅游景区,既让现代景区焕发新活力,也让传统文化获得现代表达,成为文旅融合最鲜亮的印记。”
这一夜,葭湖古寨见证了陆丰人大履职的破壁创新与农文旅融合的蓬勃生机。以茶为媒,升级版“连心”茶室让人大代表更深入、更广泛地俯身倾听民意,汇集群智;借“艺”之力,舞台与非遗工坊让千年文化变身政策“传声筒”与产业“催化剂”,扎下传承根脉;聚“市”之兴,创意集市为代表搭桥引燃了青年创业星火,为乡村现代化产业注入了源头活水…… 这场特别的活动,不仅架起了人大代表和选民的“连心桥”,更汇聚了“非遗+”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的智慧与力量。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 | 石静莹
【通讯员】潘智勇
【本文责编】蒋玉
【频道编辑】李晓霞 莫群
【文字校对】潘经春
【值班主编】刘龙飞 刘树强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股票小额配资,民间配资炒股,国内正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