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河涌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碰撞出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之旅。
近日,由海珠区水务局、团区委、区河长制监督管理中心、区公共给排水设施监督所主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实施的“河”你“童”行·粤讲粤有feel——2025年海珠区河小青“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圆满落幕。孩子们用声音诉说绿色河流的故事,用行动迎接活力全运,以童真视角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注入生态活力。
活动前期,一批来自海珠区绿美志愿服务队的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参与培训,经过三天的系统化课程学习,在讲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再到现场考核,学员们完成了从知识汲取到实战讲解的蝶变,一支充满活力、兼具生态使命与全运情怀的新生代河涌文化传播与生态守护志愿队正式集结。
启程·萌芽:夯实基础,知识沃土育新苗
据悉,本次培训采用了“认知构建-行为实践”的动态培养模式,精心设计并有机融合了河涌水文与保护知识、海珠民俗文化、讲解通识技巧及河涌巡护实践等系列课程,构建起清晰的阶梯式成长体系。课程内容特别融入了“绿色全运”与“新彩广州”的视角,引导学员们理解河涌生态保护正是擦亮“绿色广州”城市名片、为“新彩广州”增添生态底蕴的重要实践。
培训现场,河涌文化资深培育讲师郭露丝受邀为学员们带来《河涌历史与文化》专题讲座,以生动易懂的方式解析河涌的水文变迁、独特民俗与生态价值,帮助大家深入领悟河涌文化的精髓。此外,主办方还邀请了语言潜力开发资深导师陈素彬,为大家传授讲解核心技能,包括仪态、语速语调规范及讲解词表达要点,指导学员们根据不同情景,打磨个性化的讲解词,并针对表达流畅度、互动技巧等进行专项提升,为学员打下扎实基础。
在前期扎实的认知构建基础上,本次培训着重推动知识向行动的转化。学员们带着对河涌水文、生态保护及“绿色全运”责任的理解,在志愿者领队的带领下,深入黄埔涌、海珠涌两大特色河涌,将所学知识内化应用于实地巡护实践环节。巡护实践后,还邀请培育讲师通过线上跟进指导学员们的讲解练习,助力学员们下一阶段的现场考核,为成为合格的“绿色全运”生态文化小使者做好准备。
绽放·闪光:童声绎境,台前考核见真章
清晨的阳光透过培训室的落地窗,将一室映得金黄灿烂。小小讲解员们深吸一口气,握紧精心准备的讲解稿,眼神中虽有紧张,却更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目光深处透着坚定。他们用纯真的视角重新诠释专业知识,让复杂的环保内容变得亲切而易于理解。更令人惊喜的是,许多学员自发地将“绿色全运”的理念、广州建设“绿美之城”的愿景,自然地编织进河涌故事的讲述中。“孩子们不仅牢牢记住了知识点,更将它们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担任评委的民间河长孙花云赞叹道,“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讲述河涌的故事,他们的讲述绝非照本宣科,而是带着独特的观察和思考,让河涌的故事真正‘活’了起来。”
“我们开展‘河小青’小小讲解员培训,一方面是希望为河流保护的长效发展培育新生力量。”本次培训班班主任廖倩华分享道,“另一方面,也期待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模式,让孩子们将爱水、护水的理念传递给家庭。孩子们对生态的理解往往比成人更为纯粹,他们的讲解总能触动市民心中最朴素的环境共鸣。”
这场培训并非终点,而是守护河涌征程的新起点。接下来,通过考核的学员将正式受聘为海珠区“河小青小小讲解员”,与常态化巡护活动深度联动,共同开展“‘河’你‘童’行·添彩全运”系列讲解活动。他们将以纯真的视角和专业的讲解,带领市民重新认识身边的河涌,让生态保护的种子在一次次的互动中生根发芽。
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河涌故事,将生态保护的理念带入街头巷尾;他们以真挚的热情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期待这群“河小青”如同跃动的绿色星火,用亲身体验和真挚讲述,感染带动身边更多人关注水环境、参与治水护水。他们的活力与担当,正是为即将到来的“绿色全运”注入的最鲜活动力与最纯粹生态底色。
海珠区“河小青”志愿服务行动始终致力于搭建青少年参与水生态保护的桥梁,未来期待有更多的青少年加入,用清澈的童声讲述河涌新貌,用青春的行动守护碧水长流,共同书写人水和谐、活力四射、代代相传的绿色新篇章。
南方+记者 吴雨伦
通讯员 黄伊恬 廖倩华
股票小额配资,民间配资炒股,国内正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